中医关于气的认识

2016-09-05 00:0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医的气血学说,包括人体气血的生成、分类、功能运行、病理变化以及气血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理论。中医气血学说是以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为基础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气血学说,对于认识人体的气血活动、病理变化,掌握治疗方法、药物性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关于气的认识

中医的气血学说,包括人体气血的生成、分类、功能运行、病理变化以及气血与经络脏腑关系的理论。中医气血学说是以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为基础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气血学说,对于认识人体的气血活动、病理变化,掌握治疗方法、药物性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关于气的认识

(一)气的概念与来源

气在古代不但是一个医学概念,还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看来,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物质。王夫之《太和篇》所说“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说明了这一点。中医理论是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因此,也把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引用到医学中来,而中医关于气的理论也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灵枢·本神篇》说:“天之在我者德(规律)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是说人体是根据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由气这种基本物质所生成的。清代喻昌在《大气论》中说得更加明确:“唯气以成形,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几乎可以说人体就是由气所组成的。中医所指的气具有以下特征。

1?气是一种充满人体的流动性物质在《灵枢·决气篇》中,黄帝问曰:“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古代医家所以用“熏”“充”“泽”“溉”等字眼,足以说明他们当时所想象的人体的气是十分微细、均匀成片、不断流动、充满人体、无处不到的物质。

2?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物质《素问·六微旨大论》把气的运动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并且认为,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都有气的生长出入运动。如果气的正常运动停止,就意味着死亡。王冰在注解《六微旨大论》时说:“舍小生化归于大化,以死后犹化变未已。”可见王冰还认为,人体死亡之后,气还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只是运动的形式不同。王冰更进一步指出,运动的源泉存在于气的内部,不需要外力的推动。他在《素问·六微旨大论》注解中说:“夫气之有生化,不见其形,不知其情,莫测其所起,莫究其所止,而万物自生自化,近成无极,是谓天和。”/zl/转载请保留

3?气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产生于气《灵枢·本神篇》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精就是最精专的气),“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也明确指出,意、志、魂、魄、神等各种精神活动,都产生于储藏在五脏之中的各种生命物质(气、血、营、脉、精)。这个看法与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相符合。

中医所称的气,除了指生命物质之外,有时还指功能活动或精神状态。因此,气同时具有两种涵义——物质和功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这两个“气”字,指的都是功能活动。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连用了6个“气”字,“气衰”“气壮”“气食”3个“气”字,指的是功能活动;“食气”“散气”“生气”3个“气”字,指的是生命物质。后世医家对气的概念,曾提出过不同看法。如张景岳提出精、气、神鼎足三元的理论。他认为,精是生命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神是精神状态。

近代中医所用的气这个概念,大多同时具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如“卫气”可以代表防御功能,也可以代表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气虚”可以理解为功能活动减退,也可以理解为某种生命物质的减少。

人体的气,有三个来源:一是来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储藏于肾,得到后天气血的涵养,不断发育壮盛,我们通常简称为“精气”。二是由脾胃吸收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成为“后天之精”,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我们通常简称为“谷气”。三是自然界清气(空气),清气由肺吸入体内。

精气、谷气与清气,经过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在人体内互相结合,才成为人体之气。因此,人体之气生成的多少,与下列因素有关:先天精气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丰富,肺脾肾三脏功能是否正常。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