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病知识大观

2016-09-05 00:11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款款而来。在秋季婀娜的脚步中,一些潜伏在其美丽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开始受到疾病的“偷袭”。专家提醒:虽然时令已进入秋天,但夏天的余暑未消,时不时还会有“秋老虎”逞强,建议大家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还应强化保健意识,特别是注意预防一些夏秋交替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秋季防病知识大观

经历了苦夏的煎熬后,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款款而来。在秋季婀娜的脚步中,一些潜伏在其美丽外表下的疾病也悄然而至,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开始受到疾病的“偷袭”。专家提醒:虽然时令已进入秋天,但夏天的余暑未消,时不时还会有“秋老虎”逞强,建议大家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还应强化保健意识,特别是注意预防一些夏秋交替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秋季病之一:腹泻、胃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同时,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就会腹泻缠身。

专家介绍,秋季腹泻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一是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前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而后者则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宝宝。

此外,秋季也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

立秋后晚上天气比较凉爽,人们爱吃火锅喝啤酒,因为暴饮暴食及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引起的胆道和胰腺疾病也增多。

专家提醒:

1.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对婴幼儿要加强养护,尤其是饮食调理,并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发生腹泻,应及时就医。

2.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平时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以维护胃酸分泌的节律。胃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及糯食。如果出现上腹部嗳气、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病人,如果有不适症状,可适当用一些抑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加以控制,以免使病情加重。

3.吃火锅别贪多贪辣。武汉口味重,爱吃辣味,但要适可而止,而且要少吃油腻之物。吃火锅少不了喝啤酒,一次最多不超过一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秋季防病知识大观

秋季病之二:中风、心梗

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不少患者在夏季用药量减少,在秋季来临时,气温降低,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

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特别是一部分因夏季炎热而减少或停止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1.避免着凉,重视对高血压等原发疾病的治疗。

2.不要喝凉水,不要吃冰冷、辛辣、盐分过高的食物。

3.要注意发现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先兆症状。

4.一旦出现意外,要做好家庭急救和护理。

5.平时积极锻炼,保持乐观情绪。在锻炼时,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剧烈的运动项目。

秋季病之三: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黏膜上皮纤毛运动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专家提醒:

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体质较好的人应以轻装薄衣为主,切不可突增厚衣,体质较差的人则应逐步增衣,切不可时增时减。

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能力。

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秋季病之四:过敏性鼻炎

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花粉和冷空气都是诱发的主要因素。因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很多患者误当成感冒来治疗。其实鼻炎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的效果。但对于季节性的发病,可以提前治疗,让病情缓和,使病程缩短。

专家提醒: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要遵循“避、忌、替、移”四字原则,即避开过敏原,忌用过敏性食品和药物,用其他食物来代替易过敏食物,转移造成过敏的环境。此外,可以提前到医院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

秋季病之五:糖尿病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不思饮食,而秋天凉爽的天气则使人胃口大开。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对不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尤其是面对月饼等甜食时,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专家提醒:

1.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比例。

2.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

3.保持高纤维饮食,以利于血糖的下降和大便的通畅。

4.经常查血糖,并使之保持在正常范围。如果控制不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秋季病之六:抑郁症

秋三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这是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诗句。的确,秋风、秋雨常令人顿生秋愁,有趣的是,这个“愁”字竟是由“秋”和“心”相叠而成。特别是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那么,秋风秋雨为何愁煞人呢?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专家提醒:

1.生活要有规律,要按时作息。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

2.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消除抑郁情绪。

3.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4.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植物,能释放氧气、调节室内空气。爱熏香的女孩,此时可以挑选一些淡雅的、不含化学成分的香精油,如茉莉、檀香等纯植物精油,也能帮助人振作精神。

5.秋天是旅游登山的黄金季节,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并消除烦人的秋愁。诗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此乐观豁达的心境,可缓解“天昏昏兮人郁郁”的景象,谈何秋愁不去呢?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