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银屑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此外尚有脂溢性、湿疹样、疣状、光敏性及尿布银屑病等。
1寻常型最常见,约占总患病者的95%。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自粟米大到绿豆大,上覆银白色鳞屑,基底浸润明显。急性期鳞屑较少,慢性期较多。将鳞屑刮除其下有一发亮的薄膜,称“薄膜现象”,轻刮薄膜即可出现散在的小出血点,呈露珠状,称“点状出血现象”。上两现象为银屑病之特征性表现。皮损形态呈多种:如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回状、带状、疣状、蛎壳状等。
发病部位:可发于全身各处皮肤,但以头皮、后背、四肢伸侧多见。不同部位皮损可有不同表现,头皮:大片状,鳞屑厚,毛发呈簇,有时覆有黄色厚痂酷似脂溢性皮炎。面部:一般表现为点滴状,或似脂溢性皮炎样,或呈蝶状。小腿:皮损易浸润肥厚,伴苔癣样变,颇似慢性湿疹。掌跖:呈点状角化过度性损害,或表现为弥漫性掌跖红斑角化症。屈侧:部分病人皮损以屈侧分布为主,约占总患病人数的2.8%-6%。主要累及腹股沟、腋窝、乳房下及其他屈曲部位。皮损往往鳞屑较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粘膜改变部分病例粘膜受累,常见于龟头、口唇及颊粘膜。龟头不现为红斑无鳞屑。口唇表现为银白色鳞屑,颊粘膜及上腭有灰黄色或白色的环形斑片。
甲改变可累及一个或数个甚至全部,最常见者为点状*陷,其次有色泽改变、甲下角化过度、甲剥离等。
2脓疱型约占0.77%。1*局限性型仅限于手足,以掌跖多见。始发多为小鱼际处红斑,继之出现粟粒大小无菌性水疱,很快变为脓疱,群集分布,多不融合,约 1-2周结褐色痂,脱落后出现小片状鳞屑。以后在鳞屑下可出现成群的新脓疱。自觉痒痛。主要见于40-60岁之成人,女性稍多。常伴前胸臂骨及关节炎。常在身体其他部位可见寻常型皮损。此型顽固,反复发作。2*泛发性型多起病急,常伴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可在数天至数周内遍布全身。初起为炎性红斑,继而在红斑上发生密集的、针头至粟米大小的、浅在的无菌性脓疱。部分可融合或增大呈“脓湖”状。常因脓疱破裂而糜烂。脓疱在数天后干涸。皮损成批出现,呈周期性发作。自觉瘙痒或疼痛。可累及全身皮肤,但以四肢屈侧及皱襞处多见,口腔粘膜及甲床出可受累。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可因感染、疲劳、月经、长期服用激素突然停药等而诱发。脓疱消退后可转为寻常型或红皮病型。
3关节病型约占0.69%。常继发于寻常型。主要为非对称性外周性多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小关节特别是指趾末端关节多见,变可累及脊柱。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晨僵、活动受限,甚至畸形变、强直。重者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大关节积液,进行性关节旁侵蚀及骨质溶解,关节损毁畸型。伴发热、贫血等。或并发内脏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肝脾及淋巴结增大,眼结合膜炎。80%伴有甲损害。X检查部分呈类风湿关节炎改变,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4红皮病型约占0.98%。常见于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或脓疱性银屑病消退后,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间可有正常皮肤,称为“皮岛”。可见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伴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可增高。皮损消退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的表现。
儿童及老年银屑病的特征儿童女孩多于男孩,诱发因素以感染较常见,多为感冒、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类型以寻常型为多且每表现为点滴状,病情发展比成人银屑病轻。老年人男女之比约为3:1,家庭史阳性者少见,诱发因素以饮酒等饮食因素多见,临床类型以非寻常型者多见,肿瘤伴发率亦高,治疗效果差。
其他受累器官或系统眼部病变发生率在10%-51.8%,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均可受累。如睑缘炎、结膜炎、晶状体混浊、屈光不正、青光眼及视网膜炎等;肝脏损害可由某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白血宁、维生素A酸、PUVA等引起,也可由银屑病本身引起。胃肠道如糜烂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等。心血管并发症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另外多出血液流变学改变、血脂高等。肾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损害发生在银屑病发展或加重时,银屑病好转或痊愈时则肾病也随之好转或缓解。肺功能异常。膀胱受损。关节滑膜损害等。
同形反应指在皮肤受损部位发生银屑病损害。常在急性、活动性、进行期发生。
病情分期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可分为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进行期为病情发展阶段,表现为皮损范围扩大、鳞屑增多增厚、基底浸润明显、新皮损不断发生。当炎症停止发展,无新皮疹发生时为稳定期。当皮损变薄、颜色转淡,甚至皮损自行消失时为退行期。
自觉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微痒,小部分患者瘙痒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