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肝火的食物和穴位

2016-09-05 09:53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去肝火的食物和穴位 (一)去肝火的食物 1、清肝火的水果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有肝火者都非常适宜食用。

去肝火的食物和穴位

去肝火的食物和穴位


(一)去肝火的食物


1、清肝火的水果


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凡热病后余热未净的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有肝火者都非常适宜食用。


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润肺系,对于肺热咳嗽吐黄痰,咽干而痛等有肝火者极适宜。


2、清肝火的蔬菜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滋肝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滋肝润肺,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


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者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肝肺有热者食用。


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


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肝火旺者常食有益。


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3、有肝火者多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者最为适宜。


中医“六经”: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其间张氏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灵枢·百病始生》:“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六经各分手足,分之即为十二经。


(二)泻肝火的穴位


胆经上的阳陵泉穴就有泻肝火的效果。或许你觉得奇怪,胆经上的穴位怎么可以泻肝火呢?因为肝胆互为表里,肝气是通过胆经来排泄的,所以刺激胆经上的阳陵泉穴,便可以起到疏肝利胆的效果。且阳陵泉穴为胆经的合穴,因此对整个胆经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胆经作为排泄通道的功能正常,肝火便可顺利排出,脾胃也就安全了。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