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养生“四宜”

2016-09-05 09:54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并适宜各自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并适宜各自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实为养阳的大好时机一一这对于平素体质阳虚者更是如此,故应趁机平调脏腑阴阳。夏日养阳的招数其实很简单:一是要多晒太阳,尤其是晒早晨初升的太阳,以吸纳阳气精微(但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太阳猛烈时不宜晒,以防中暑);二是要早睡早起,顺应时辰,以利阴消阳长,并且巩固白天晒太阳的疗效。


二宜养“长”: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中夏日主“长”(即“万物生长”和“生长发育”的“长”)。为此,不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各组织机能完全成熟并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年人;还是阅尽人间苍桑风烛残年的老年人,均应多吃各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并且多喝开水,以及适当补充植物纤维素,以满足身体所需。各年龄段补充营养应有所侧重,如青少年以优质蛋白质为主;中年人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主;老年人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主。


三宜养“心”: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夏日属火,火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上心为火脏,两火相遇,故易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浮肿等心脏负担加重症状。故夏日养心一要保持心理平衡,得不喜,失不忧,以免劳心过度;二要劳逸结合,凡事尽力而为,不可对自已期望过高,做超出自已能力范围的事:三要适当运动,不可一味静养,滴汗不出,与“阳气主泄”相违背,导致“空调病”等夏曰病;而应在防暑降温之余(最好在早晨6至8点和晚上7至9点)适当运动出些汗,并喝些淡盐水补充出汗丢失的盐份。四要放慢生活节奏,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垂钓、唱歌和跳舞等,以使心情舒畅;五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适当吃一些养心的中草药如麦冬、红枣、莲子、百合、茯苓、竹叶、远志和柏子仁等。


四宜养“脾”:中医学认为,夏日中的“痊夏”(农历6月,阳历7、8月间)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故是养脾的大好时机。为此,应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苹果、葡萄、番茄、乌梅、紫菜、鸡蛋和成鸭蛋等,和适当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茯苓、准山和白术等;此外,绿豆、扁豆、乌豆、黑豆、青豆、赤小豆、荷兰豆等豆类也有健脾作用。如出现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色黄、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脾脏气机受阻症状,则可用佩兰、荷叶和竹叶煎汤当茶饮,或用白豆、荷叶和薏苡仁煲粥喝;如疗效不显,则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口服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


 

热门关注